我们正在探索新闻人的“破圈”
王慧敏
我们大力提升记者的操守、学养,引导记者秉持客观理性、强化思想内涵、注重文化传承、关心学人吁求、引领社会风尚。
我们深知,高水平开展新闻宣传,需要锻造一批专家型、作家型记者。
而记者大体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不称职的记者,不能到位地反映新闻事实,往往是采访对象看了文章后,连皱眉头;
第二类是称职的记者,可以不走样地描摹新闻事实,采访对象看了文章后,会说“噢,是这么回事!”;
第三类记者,不满足于新闻事实本身,目光具有穿透力,把采访对象潜意识里想表达而未能完整表达的思想挖掘了出来,采访对象看了文章后禁不住称赞“对,这正是我想要说的!”
当记者,如果对问题看得不深不透,就很容易陷入“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困境。要想成为第三类记者,就必须让自己手中的笔成为一支思考的笔。
记者,要时刻以当一名“专家型记者”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努力做到“采访对象未必知,记者未必不知”。
如何当好专家型记者?一定要有深厚的学养!没有学养绝对成不了一名好记者。只有不断增加学养,新闻之树才能葳蕤常青。
我们提倡,记者把背书作为提高自己学养的一项基本功,每天给自己布置要背的内容,诗、词、歌、赋、著名演讲、优秀小说、经典新闻作品,无所不背。
做好新闻舆论工作,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下功夫。
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国各条战线走深走实走透,就是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的工作“中心”和“大局”。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新时代的蓝图已经绘就,民族复兴的进程大幕方张。作为一名新闻舆论工作者,我们有责任,让天更蓝、水更清、花更艳、月更圆;我们有义务,让风更正、心更齐、情更暖、劲更足;我们有信心,让梦更近、路更宽、人更富、国更强……
(作者为光明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
来源:“新闻战线”微信公众号《坚守思想文化大报品格 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