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3月15 日下午,由中国新闻培训网主办、跃彩传媒智库承办的首期“新闻标题制作技巧训练营”,在北京通州三昧艺术馆开讲。

  本次训练营采取“线上+线下”同步授课。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中宣部原新闻阅评员刘国昌老师作为主讲人,围绕“新闻标题制作技巧”主题,为广大宣传工作者、新闻从业者及媒体爱好者带来了一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深度课程。

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  刘国昌

  “看报看网先看题”“题好一半文”,标题是新闻传播效果的核心引擎。开班仪式上,刘国昌老师以中外新闻史上经典标题案例为引,强调标题在信息爆炸时代的关键作用:“标题不仅是文章的‘眼睛’,更是决定传播广度的‘抓手’。

  课程聚焦“实战、实用、实效”,系统拆解标题制作的底层逻辑与创新表达技巧,涵盖标题类型分析、结构设计、修改标题、标点妙用、AI辅助创作等13大模块,旨在帮助学员从“会做标题”向“做好标题”进阶。

  实战导向:从经典案例到AI赋能

  训练营课程设置突出“案例教学+场景演练”。刘国昌老师结合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历史优秀标题及近年网络传播爆款案例,解析“问号标题”“引语式标题”“谐音标题”等创新形式的创作要点,并现场演示如何通过“炼字炼意”将普通标题升级为“点睛之笔”。

  针对数字化趋势,课程还引入AI技术应用板块,指导学员运用智能工具提升标题创作效率,同时强调“人机协同”中的人文思考不可替代。

新闻标题制作技巧训练营直播现场

  现场互动环节,学员围绕政务报道标题创新、新媒体平台标题适配等问题与主讲人展开讨论。刘国昌老师建议:“标题既要精准传递核心价值,也要善用网言网语贴近受众,在守正创新中找到平衡点。”

学员反响热烈:破解“题不达意”痛点

  一位来自基层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过去总困在‘题不达意’或‘用力过猛’的误区,这次学习让我掌握了标题结构拆解和标点符号的‘微雕术’。”

  在线上听课的一位京外学员说:“听了讲课内心满是赞叹与感激。说实话,很多之前一知半解的内容瞬间清晰了,让我受益匪浅。希望以后多举办这样精彩的课程。”

  本次训练营是跃彩传媒智库全媒体传播人才培养的系列举措之一,未来将依托主流媒体经验与前沿技术洞察,持续推出融媒体技能提升课程,为构建新时代传播话语体系输送专业力量。

新闻标题制作技巧训练营师生合影

  (文/图 大齐)

【招生】首期如何做好企业新闻宣传训练营开讲啦(2025年4月)